2022年10月12日下午,老品牌信誉平台排行榜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报告厅开展了天工论坛第十期讲座,此次讲座由李其江老师主持,简要介绍了主讲人吴军明老师的概况及其此次讲座主题《交叉学科视域下的秘色瓷研究》。
此次讲座主要内容有:文献中的秘色瓷、秘色瓷的考古发现、秘色瓷的科技内涵、秘色瓷工艺与实验考古、结论等五个部分。
文献中的秘色瓷
首先,吴军明老师梳理了唐代陆龟蒙《秘色越器》、宋代赵令畤《候鲭录》、明代《六砚斋笔记》、清代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朱琰《陶说》等诸多文献里关于秘色瓷的记载,得出以下结论:
1.秘色瓷是一种青绿色的瓷器,颜色较为漂亮,但仅从文献中无法知道青绿色是如何呈现的;
2.秘色瓷是一个较为上等的瓷器品种;
3.秘色瓷可能有独特的作用,如:贡瓷。
之后吴军明老师介绍了目前关于秘色瓷主要的六种观点,具体内容参见徐李碧芸等发表在《中国陶瓷》上的《浅析“秘色”瓷》一文。
秘色瓷的考古发现
其次,吴军明老师介绍了秘色瓷的考古发现——法门寺塔,通过对照地宫中出土的《物账碑》中的记载后发现,出土的秘色瓷实物与记载完全吻合,由此论证了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的器物确为秘色瓷实物,并对其中几件进行了详细讲解。
同时,吴军明老师指出,法门寺塔出土秘色瓷实物为十四件,但《物账碑》中只记载了十三件,漏了八棱净瓶,是何原因导致这件器物未被记录,是值得将来继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吴军明老师猜测,八棱净瓶可能与其它器物不是同一批的,因为法门寺塔作为皇家寺院,净瓶是常用法器之一,可能是之前就赏赐的,因此在《物账碑》中未被记录,但该猜测还需日后进行考证。
在秘色瓷的考古发现方面,吴军明老师还介绍了秘色瓷窑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对其地理位置以及出土实物进行了详细讲述,吴军明老师认为,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应该是烧造秘色瓷的主要窑址。通过对出土实物的研究,可以发现秘色瓷是通过瓷质匣钵涂釉密封装烧的,并且在该窑址中发现了写有“罗湖师秘色椀”的匣钵实物,与《物账碑》中的记录相一致。吴军明老师提出,这个“椀”为何是木字旁,是一个值得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吴军明老师猜测这与“来样定制”可能有关系。
秘色瓷的科技内涵
紧接着,吴军明老师从化学组成、色度、烧成温度三个方面介绍了秘色瓷的科技内涵。吴军明老师指出:
1.仅凭外观就可看出秘色瓷与普通青瓷在釉色上存在明显区别,还可发现其烧造工艺不同,普通青瓷支钉痕迹较重,且施釉未及底,而秘色瓷无支钉,施满釉,工艺较普通青瓷更为精细;
2.秘色瓷与普通青瓷是同窑烧制,不同的地方在于秘色瓷里面是瓷质匣钵装烧,外面套了一层普通匣钵进行套烧,普通青瓷只用普通匣钵烧制;
3.通过对秘色瓷与普通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两者的胎釉在原料配方上无明显差别,在色度上,秘色瓷偏蓝绿色,普通青瓷偏红黄色。
最后,吴军明老师总结,秘色瓷与普通青瓷的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的不同,秘色瓷采用瓷质匣钵釉封烧制,并且采用更为精细的施釉方法,最终导致秘色瓷与普通青瓷的性能之间存在差别。结合秘色青瓷和普通青瓷的热膨胀曲线以及K与t的对照表可知其釉的熔融温度大约在1200℃,确定其复烧温度在1220摄氏度-1250℃。
秘色瓷工艺与实验考古
最后,吴军明老师介绍了秘色瓷工艺与实验考古。主要采用了瓷质匣钵装烧、普通匣钵装烧、瓷质匣钵涂釉封烧与不涂釉封烧的方式进行实验模拟,由于古代匣钵口沿的釉与产品本身的釉基本一致,因此模拟实验中在匣钵釉封与产品上也采用了一致的釉。吴军明老师强调,由于匣钵原料与制胎原料一样,使得原料消耗巨大,生产成本过大是日后秘色瓷无法继续生产的主要原因。经模拟实验后发现:
01
使用瓷质匣钵复烧秘色青瓷时,釉封与不釉封的差别明显,釉封的更接近于原始秘色瓷的颜色,不釉封的明显变黄;使用瓷质匣钵复烧普通青瓷时,釉封与不釉封与原来的釉色未有明显差别。总结:瓷质匣钵涂釉封烧,可以保证内部气氛相对稳定。
02
使用普通匣钵复烧秘色青瓷时,釉封与不釉封都比原来釉色要偏黄,不能很好保证内部气氛。总结:普通匣钵与瓷质匣钵本身结构有差异,两者透气性不一样,普通匣钵气孔率明显大于瓷质匣钵,且普通匣钵没有瓷质匣钵精细程度高,因此达不到瓷质匣钵装烧的效果。
结论
01
科技分析显示,唐五代上林湖后司岙遗址出土秘色青瓷和普通青瓷胎釉化学组成基本一致,但外观呈色存在明显差异,色度分析显示结果表明在CIE色度空间分布中秘色青瓷釉色想比普通青瓷釉色更偏蓝绿色区域。
02
科技考古和模拟实验证明:瓷质匣钵口沿封釉有效克服了冷却过程中外部富氧空气进入匣钵内部并对装烧青瓷表面未被完全固化的釉层产生二次氧化,提高了匣钵内气氛的稳定性,保证了秘色青瓷釉呈现稳定的淡青色。
03
文献考证、考古发掘、科技分析和实验模拟等多学科交叉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为现代考古问题提供多重证据,有利于更好认识古代文明和揭示历史之谜。
提问
学生:
请问判断何为“秘色瓷”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吴军明:
目前还没有唯一标准,讲座中也提到了,像郑建明老师作为考古发掘的亲历者,他比较倾向的标准有:第一,瓷质匣钵装烧与否;第二,制备工艺的精细程度。从我们科技考古的角度来分析,基本上更多的还是在验证这些观点,比如分析胎釉等方面。
学生:
从制瓷技艺看,烧制秘色青瓷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具体怎么解决?什么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吴军明:
秘色瓷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还原它,只能说更多的去接近它。在实际制作中的难点和核心是它的制备工艺,目前我们通过科技分析手段,可以从胎釉配方、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分析,但是知道这些之后,还有很多烧制过程,比如:烧窑过程中的天气、在窑炉中放置的位置、匣钵到底怎么装的、窑炉的装烧量、烧窑时间的长短、具体烧窑温度等还有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
我们有一句话叫一件瓷器,孕在配方,生在成型,是死是活在烧成,烧成是它的关键,也是陶瓷的魅力所在,经过火的窑变,会呈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把桩师傅也不能准确判断。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想,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决,第一,当然是通过科技分析进行分析,为工艺再现和实验模拟提供基础;第二,随着社会的更新换代,很多东西越来越先进,以窑炉为例,德国进口的一种窑炉在控制气氛和温度方面可以非常精确,这样会形成一个标准化,哪怕一代人不能把秘色瓷最终完整复原出来,但可以通过一代一代建立标准文件,而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工匠凭借自己的经验琢磨,因此对于我们古陶瓷的工艺再现也是需要科学化的标准的,这可能是将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产生原因也有很多,第一,原料不可能跟古代一样;第二,不可能知道古代的所有流程是怎么做的等等。
学生:
我在梳理乳浊分相釉文献的时候看到秘色瓷的瓷质匣钵的外封瓷釉有一个明显的分相效果,我初步的理解是认为在烧成的过程中可能带了一些灰,或者在明火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的,包括窑汗也有同样的现象,如果在外面套一个匣钵的话是不是这种乳浊现象就不会常见了,所以我想问一下外面套一层普通匣钵的多一些呢还是明火的多一些?
吴军明:
实际上我们根据现在的来看,很多瓷质匣钵外表面发红的多,这个有没有一定外面套匣钵现在还是不能完全确定的。这个之前也跟郑老师等人聊过,如果没套的话,强度会很低,因为没套又没有烧过的话,装了瓷器之后上面再叠几层的话,肯定要压坏的,并且烧成之后会收缩,匣钵也会收缩,收缩之后很难保证它的重心跟原来的重心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倾斜,倾斜之后就有可能倒,所以这个很有可能是放在窑的顶部,就放在最上面一层,但现在我认为这个说法可能也不一定,因为我们现在也看到有一些匣钵外表也不是有明显的发红的。你提到的这个问题,瓷质匣钵口沿封釉确实有分相这样的现象,可能不完全是因为落灰或者窑汗的原因导致它分相,而是它实际上本身就有分相的趋势。
李其江:
大家可能有点过于执着秘色瓷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特定的极小范围内的釉种,我们现在也能看到那十几件秘色瓷釉色也各不相同,比如那件八棱净瓶,它跟故宫的一件是一样的,但它们釉色也不相同,所以对于颜色釉,拿到我们现在做工艺和做产品来说,颜色釉最难掌握的是它釉色的均匀,很难保证这一窑跟上一窑的颜色一样,极不稳定,你如何说通过某一个釉色去确定秘色瓷,因此对颜色釉的探讨,不是针对某一个单一的点,这是一个面。
讲座最后,主持人李其江老师感谢了吴军明老师此次的精彩报告,此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